昆明康辉旅行社有限公司官方网站欢迎您
您现在的位置: 云南旅游昆明康辉旅行社 >> 云南旅游攻略 >> 腾冲旅游 >> 腾冲游记 >> 正文
腾冲“和顺乡”【字体:
腾冲“和顺乡”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08-24

  当我们车离开热海穿腾冲县城而过,从新修的宽阔平整沥青路去和顺乡时,我眺望平坝远处夕阳西下中的一座座休眠火山,心里突然想起老人过去给我说过的一句话:“好个腾越州,十山九无头”,(注:古时腾冲称腾越州,因火山口冷却后留下形如铁锅的山顶,远看似山无头),使我想到火山口去看看,可惜考虑到时间太紧,最终没好意思开口。抵达离县城4公里的和顺乡时,已是近5点,大家说好自由活动,但在6点前要回停车场汇合回县城里吃饭。

  据说,“和顺”这一村名,源自“云涌吉祥、风吹和顺”之句,表达了当地人向往和睦、安宁生活的美好意愿。这里的最早居民是明朝年间从四川巴县、南京应天府随军来到腾冲军人,后军户受命军屯戍边,才在县城近旁四面环山的坝子边上定居下来,于是才有了叫“和顺”的乡村。其实抗日战争前在云南居住的大多数汉族,确实多是明清时期来的,我的祖先,也是明朝才从南京应天府柳树湾高石坎随军落藉云南,这在我家里保存的族谱中有记载。

  匆匆忙忙我和同伴跨过单孔石拱桥,进入迎桥的和顺图书馆。大门正中上方悬有黑底金字 “和顺图书馆” 大匾,匾为乡人张励所书。沿高高的台阶进大门,二门后,再住里走是天井和花园,花园后是图书馆主楼。我们见管理人员已经在收拾东西,似乎准备关门,连忙登上二层的六角亭,惊鸿式的里外一瞥,转身下楼出图书馆,顺村边青石板铺成的三米宽村道,沿路浏览村居民舍,寻找着久闻大名的侨乡传统民居---弯楼子。好容易找到,可惜因天太晚,已经铁将军把门,不得而入,只能从门缝里看了一眼。

  心有不甘,看时间还有一些,就顺村道乱走,我们看到对着每一个巷口,都有一个长有遮荫大树,有石桌石凳石雕栏的半圆形月台,供老少歇息玩耍。每一巷口的上方大多都有一块名人题写的匾,从匾上的落款处,你不经意间会发现“胡适”“李曾生”等历史上颇有份量文化名人的墨宝。我在村道边看见一块镶嵌在墙上的“节孝”石碑,内容说是一嫁与李姓的寸氏女子,“十七新嫁娘,十九未亡人,······泪血誓守节,······”至五十二岁完成终身守节之事迹。从此石碑的落款处知道是曾任清朝四川监察使的云南剑川白族石禅老人赵藩书写,我记得昆明大观楼“古今第一长联”是赵藩书写,成都武候祠“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的楹联也是他的手笔。

  和顺乡的男子在过去都有出国到缅甸、印度、泰国、印尼等国经商的传统,所以他们的住宅或多或少都吸取了不少西化的东西,虽多数仍以中式为主,但少数讲究的大户人家都是中西合璧式结构和装饰。

  我们脚下的村道小巷,和云南大多数乡镇的土路有所不同,全为石板条镶砌。我给同伴解释,这些石道,全是外出经商发达回来的人捐建,根据各人实力,可捐小巷的一条石板,也可捐主要村道的五条石板。过去和顺人没发财就回家,会觉得自己很没面子,哪怕已到村外,也要趁夜色才悄悄溜进自己的家,只有那发了财的,才会在白天风风光光还乡进村。

  正当我在这沉淀着和顺历史,依旧保持过去原貌的街巷里流连忘返时,在同伴提醒下,才知开车时间已到,于是急忙赶到停车场,却傻了眼,我们的车一辆也不见!想来,他们不会丢下我们四、五个人不管,就安心在停车场边的荷塘畔老老实实等着。好一会车来了,一问才知道,先到的人等得无聊,临时决定开车到村西面的蕉溪村,参观我国著名哲学家艾思奇故居去了。

  他们说,艾思奇1910年就出生在这里,原名李生萱。他们也和我开玩笑,问我怕不怕他们丢了我们几人。我嘴里虽开玩笑说我相信他们不会丢下我们不顾,放心得很,可心里直“恨”得咬牙,怪他们让我空等这久,还使我失去了多看一个景点的机会。当晚,住腾冲县城林业宾馆。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