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康辉旅行社有限公司官方网站欢迎您
您现在的位置: 云南旅游昆明康辉旅行社 >> 云南旅游攻略 >> 大理旅游 >> 大理游记 >> 正文
博南古道【字体:
博南古道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08-24

  一直到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叶,大理的交通还主要沿用丝路古道和马帮运输。据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的统计,大理州原有的古道中的主要道路被公路代替,但仍有3000多公里古道,还有20多万匹次马骡在古道中来回驮运。
  

  从大理西行进入永昌道,丝路过漾濞县城的云龙桥,深入博南山区,到达水平县。东汉明帝水平十二年(公元69年),朝廷在今永平设置博南县。《后汉书》载:同年,“始通博南山,度澜沧水,行者苦之”。博南山海拔2704米,山高林密,箐深路陡,是古道上难通过、工程修筑浩大的路段之一。当时就有民谣曰:“汉德广,开不宾,通博南,过澜沧,为他人。”因博南山,这段古道也被称之“博南道”。

  永平杉阳在博南山中,是个古老宁静的小镇,一个昔日丝路的重要驿站和物资集散地,如今古老的青石板路上依然行进着三五匹、十几匹骡马组成的马帮。

  古镇至今还残存着一些古老的瓦屋,不少门楼上还悬挂着明清时期的牌匠槛联,残破中透出一种往日的辉煌。镇中人家平和纯朴,家家都在自己的院子里种满了花,象一座座小花园,与城市中的喧闹形成鲜明的对比,这里到处显现出一种特有的悠闲。

  小镇西面,古道慢慢爬上山坡,民居错落、高居其上的有座寺庙—-永国寺,从那里可以放眼全镇,灰色的屋顶,黄色的菜花,青绿的山峦。再往上走,就是过衔楼,一座古代的关卡,残存的拱门上写着“觉路遥远”、“雄关耸峙”八个字,路人商贾都爱在此歇歇脚。穿过过街楼,一路下坡,过风鸣桥,再爬上一座高山,沿着陡峭的之字形古道,一直走下数百米深的谷底,一条奔腾的大江—澜沧江拦住了去路,那就是大理州与保山市的交界——著名天险“兰津渡”。        

山间铃响马帮来

  云南高原,山高谷深,到处可以看到一条条弯弯的古道,石级上有马匹踏出的深深蹄印,那是千百年马帮留下的痕迹。

  马帮,曾是中国西南山区最主要的运输形式,马帮是对按约定俗成的方式组织起来的一群赶马人,以及他们所管理的骡马运输队伍的统称。云贵的历史交通,只能采用人扛和马驮,因此它的起源很悠久。

  马帮长途跋涉中,常常利用古代的驿道和驿站休息、补充饲料,驿道是古代落后交通时代的“高速公路”。依照古法,相隔相当现在的30公里为一驿,这恰恰是按骡马一天行走的距离设定的。过去由昆明到缅甸的巴莫,共计1173公里,马帮要走33天,中国都有驿站相连。

  马帮.有头领、有规矩,包括纪律、禁忌、分配制度等等。最高首领叫“马锅头”、下有“二锅头”、“三锅头”等,每个赶马人负责3-5匹骡马。大理一带的马帮有官帮和民帮之分,有长年人数较多的专业马帮,也有临时性的小型“拼伙帮”;有拥有二三十匹骡马的小马帮,也有拥有一百多匹以至更多骡马的大马帮。商家雇请马帮运货物,运价由双方议定,各个路线没有统一的标准,其中粮价是影响运价的最主要因素。

  受雇官帮、商帮和各种拼帮的赶马人,生活贫苦、地位低下,被称为“脚力”、“马脚子”。云南有句俗话,“行船走马三分命”,过去,恶劣的自然环境、数不清的官卡和兵匪出没,常常使马帮道上险象环生。因此马帮内部,有着传统的群体意识,讲信义、重诺言,讲团结、重行规,爱马如命。在语言上和行为上有很多的禁忌,如“乌鸦在头上叫,不能走”,“没有拜佛、求神,不能走”。马帮走进狭窄的密林之中,遇到大雾笼罩之时,怕对面来的马帮让不开,便由嗓音洪亮的赶马人放声高唱《吼山调》,那是一曲曲高亢凄凉漫长的声调,在山谷中回荡。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