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江是一条养育了昆明数百万人口的美丽河流。它北起高明县西北梁王山的崇山峻岭间,南至滇池东岸官渡区福海乡海埂村滇池人海口,全长105公里。古往今来,盘龙江一直如一条碧光闪烁的长龙,奔腾纵贯于云南红土高原上最富饶美丽的昆明坝子,注入烟波浩森的五百里滇池,哺育着一千余平方公里流域面积的人们。
来到嵩明县盘龙江源头,云气蒸腾的高山森林里面,人们传说共有“九十九泉”流出,我看见的这股泉宽不盈尺,好似正从嫩绿的草地和树木间涌出。源头处是清朝进土陈荣昌的对联:踞盘龙宝象上流为霖为雨,溉金马碧鸡全境利物利民。青龙潭水源前小庙的匾额上写着“泽润滇疆”,墙上的对联是:龙降甘霖民沾雨露受惠应感恩,老辈创业后继守成饮水当思源。这些古旧的牌匾、石刻、对联,说出了昆明人对盘龙江朴实神圣的感情。
离开源头,逐渐变宽的盘龙江在嵩明坝子里缓缓流淌,注入昆明最有名气的自然保护区松花坝水库。松花坝是一个汇水面积近600平方公里的巨型水库,据说最早是由元代的赛典赤·瞻思丁提议修建的。过去数百年来,盘龙江雨季时经常洪水漫天,附近农田被水淹,河边民房进水,1946年,昆明人修建谷昌水库,1958年,在谷昌水库的基础上修建了松花坝水库。后经过多年扩建,如今,一座现代化的大坝雄伟地挺立在两座大山的豁口之间,挡住了上游的来水,一年四季调节着盘龙江水位的变化。昆明的水患彻底成为了历史,赛典赤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
盘龙江边还是城里最热闹的地段。昔日小东门下的米厂心,每天人头攒动,往来的人群络绎不绝。住在江边的百姓当然“靠水吃水”。张家豆腐西施挑盘江水点豆腐,不知醉倒了多少小伙;李家的渔船在盘龙江上打渔卖养活一家老小;刘家的老倌开茶铺大桶舀江水烧开卖,生意好得不得了……明代文人曾写诗描述盘龙江当时的情景:“笙歌不住画船移,”“千艘蚁聚于云津,万船蜂屯于城根,致川陆之万物,富昆明之众民。”最让人惬意的是,
从盘龙江上游八大河附近江岸小区开始,一直到下游南坝出去后数十公里的河段,两岸都建有美丽的江滨花园。政府雇有清洁工每天打扫沿江路面,雇有园艺工每天浇花、剪草,雇有打捞船每天巡江打捞垃圾,并对居往在江两岸的百姓进行“爱护盘龙江,保护母亲河”的教育,盘龙江变得美丽了。现代化的圆通大桥下,新修的桃源广场霓红似火,富有时代气息;巨型雕塑“江情”临江矗立在广场的中心,显示着某种象征意义;用17万只啤酒瓶建盖成的“公牛酒吧”,在华灯的照耀下和急促的摇滚声中,展尽风流不远处是昆明最大的电脑软件批发市场,当今世界高科技成果正通过它走进千家万户……如今的盘龙江,一年四季流水不断、绿草如荫、繁花似锦、美不胜收,不仅是昆明人纳凉、晨练、休闲的好去处,还是冬天男女老少看红嘴鸥的理想场所,甚至是昆明人展现自己文明风采和自然景观的地方。如果谁家里来了外国、外省的亲戚朋友,昆明人都会说:“走,看盘龙江去。”盘龙江是昆明人的脸。
盘龙江边同时也是昆明城中最生动的地方。米厂心一带,从古至今都是盘龙江地域文化的中心点和集散地,更是老昆明活态的民俗文化博物馆。才踏上横跨江两岸的简易木桥,便被身旁的景象吸引住了,剃头的、挖耳窝的、修锁匙的、行医看卦的,应有尽有,一时间,我恍如隔世。往前几步,就到了古旧的灵光街。灵光街是一条保留着古式老宅和民风的街道,街坊、邻居们都 居住了几代人上百年的老街坊、老邻居;穿斗式构架,木板、青砖、土坯、筒板瓦建成的老式宅院至今犹存;院子里一进几间的屋面、花格木窗、木楼梯,显现着历史的沧桑;水痕印迹斑驳的青石板路面,仿佛在诉说着什么。街上的人们大多是靠开铺子过日子,不长的街道上塞满了各种稀奇古怪老式东西的老式店面,如卖冥钱冥纸的“灵圆文化品店”;只有三面山墙没有大门,一元钱从早喝到晚的茶铺;写着“生面熟面天天见面,开口闭口顿顿爽口,”横批“马马虎虎”的面馆……我在这些古旧的宅子转来转去,每到一处,院子里的人都会问:“你找哪个?”这声音让我心动。
我到了街上最著名的老店“圆茂祥”。店主姓王,50多年前,王家祖父从昭通独自到昆明闯天下,辛苦了一辈子后置得这间房屋,“圆茂祥”这块招牌,就是王家祖父开店那天,请街上的文人写的。挂上去50多年了,裱糊的宣纸早已古旧发黄了,四围木筐虫蛀斑斑,正中“圆茂祥”三个大字却苍劲有力,前批是“货好门如市,心平客自来”,落款是“热闹”。盘龙江是昆明产生故事最多的地方。
每年国庆,盘龙江上都要举行赛龙舟。每当这时,江两岸人山人海,竞渡的龙舟百阿争流,江上江下群情激动,仿佛是要把多年积蓄的热情和力气全部渲泄出来。这哪里是赛龙舟,分明是昆明人在展示自己,他们要把自己的船划向滇池、划向太平洋。谁说昆明人温吞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