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
东方大峡谷之片马口岸记(二)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08-24 22:49:01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
|
丙中洛是贡山县与西藏接壤的一个乡,公共汽车往返于县城至丙中洛乡政府所在地。丙中洛正在向小城镇迈进,这里有旅店、饭馆、小商店、摊贩、农贸市场、医院、学校,人民生活较为方便。我们到达丙中洛乡政府所在地已是下午6点多钟,经小李医生介绍住进了鸿泰楼饭店。这个饭店虽然不大,但还干干净净,宿费不高,每晚每床15元。在店老板的关照下,给我们做了晚餐。时下已是阳春三月,但在旅店门口我们还是看见了高黎贡山一个高峰上的积雪。黑色的山峰衬托着白色的雪,在晚霞余晖的映照下,雪峰更加清晰。群山之上层层峦岭,雪山静得象个睡美人。 石门关 丙中洛至大峡谷“石门关”有7公里路,没有公路。我们4个老同志决心步行前往“石门关”。那里是怒江在云南境内的“源头”,出了“石门关”,再过去就是西藏自治区。 如果说瞿塘峡像一道闸门,那么“石门关”不但是一道气势磅礴的大石门,而且也像一道大石闸,十分壮观。“石门关”两岸山势奇绝,连绵不断,左右的山峰,各峰有各峰的姿态,两岸对立着奇怪的岩石,有的像刀削的一样。特别是到了关口,江身窄且左右的山岩笔直陡立,是一道天然的巨型“石门”,故此得名。 从“石门关”返回丙中洛的途中,我们沿江漫步在山间和谷底田间的小路上,继续欣赏着前前后后的奇景,体察民风民俗。江两岸的河谷地带和海拔二三千米以上积雪的高山上都星罗棋布地散居着各少数民族,有的单家独户,有的三五家或六七家居住在一小块山坡上——这条大峡谷的江边和两旁高山上都有少数民族居住。这里的山多为千层石,民房都用石板当瓦,墙是木头木板墙。由于生活的改善,各少数民族已不穿麻布衣裤和本民族服饰了,男的穿西装、夹克和中山装,女的穿汉族妇女式样的衣裤或女式西装、西裤、夹克。怒江州有9种少数民族,从服饰上你看不出是那个民族,只有询问或从语言上才能分辨。 风雪丫口 游完怒江大峡谷,我们回到怒江州政府所在地六库镇准备去片马。片马是省级开放口岸,在怒江州泸水县境内,与缅甸接壤。 中缅国界界桩 我们从片马镇乘公共汽车到达下片马,这里有武警边防检查站,从检查站去界桩有6公里路,只能步行前往。 我们几个老同志边走边说边看,一个多小时就到了界桩。界桩立在山口上,界桩面向中国境内的一面,刻着“中国1960”的几个红字,我们走过“界桩”数米,伫立在缅甸一边观赏边境的奇山异水,这些美景又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回想起100多年来被英帝国主义侵略的这块土地,终于由中缅两国人民自己管理了;几十年来中缅两国悬而未决的边界划分问题,在新中国成立11年就得到圆满解决,这是我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解决国与国之间边界问题的典范。 后记: 此次怒江行,饱赏了“东方大峡谷”的风光,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真是活到老学到老;紧张的日程表,在复杂气候下的艰险行程,比到医院体检还要切合实际。原因是:我们时而在低海拔谷底行走,时而汽车又把我们带上三四千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带;时而热,时而冷,可是我们几个老同志的身体都没有异常现象,都能适应各种高低海拔以及多变的气候。我们几个老同志都有一个同感:旅游锻炼是延缓衰老和促进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径 |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