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沽湖古称鲁窟海子,又名左所海,俗称亮海。纳西族摩梭语“泸”为山沟,“沽”为里,意即山沟里的湖。
泸沽湖畔的摩梭村寨,每晚都要举行篝火晚会,地点则是谁家住的客人多就在谁家。记得到泸沽湖那天,晚饭后我们从住地摩安园右拐,沿着湖边走了约5分钟,便来到了当晚举行篝火晚会的女儿国风情楼.
摩梭小伙子头戴宽边毡礼帽,身着红领红袖口或黄领黄袖口的黑绒服装,腰系红腰带,显得格外精神。摩梭姑娘更是尽展女儿国风采,个个身材高挑,上穿簇新的红色金边大襟衣,下为白色百褶裙,腰系彩色细带,头上则是由假发辫和黑色线束绕成的“窝搓几克”。那耳坠银环、脖挂珠链、手套玉镯、人面篝火相映红的美态,使同伴张小姐不时发出惊叹:摩梭姑娘真美!真的好美!
圈子外面围着许多跃跃欲试的游客。随着乐曲和舞蹈不断的变化,先前还有些胆怯的游客被这撩拨人心的欢乐气氛所感染,纷纷加入到圈子中去,从而使舞圈越扯越大。三位同伴把包甩给我后,也先后挤了进去。我手端一个相机,脖上挂一个相机,肩坠同伴们的三个挎包,圈内圈外不停地跑动,彩色、黑白一个劲儿地“咔嚓”,尽力捕捉篝火晚会上精彩的瞬间、定格同伴们的欢乐、摩梭人的风采。
随着音乐节奏的加快,舞步也急促起来,踢踏的脚步声更加响亮。盛装的姑娘、小伙儿神采飞扬,一边跳一边不时地发出“阿喏、阿喏”的喊声。刚健粗犷、热烈欢快的摩梭甲搓体舞,让人强烈地感受到一种热爱生活的原始的活力,一股青春的气息扑面而来。姑娘们鲜艳的百褶裙随着欢快的舞步在轻盈地飘旋,头上的饰花、拴在发辫上的彩珠串和胸前的银项链,在火光的映耀下闪闪烁烁,犹如夜空中的星星。
圈外观看的人们也被这热烈的场面所感染,显得格外的激动和兴奋。
甲搓体跳了近两个小时才结束,参与者人人都热汗淋漓,痛快无比。
接下来是对歌。篝火再次添足了块柴,一人多高的火焰映红了夜空,映红了围站在火堆旁的游人的脸庞。
摩梭姑娘、小伙儿面向游人男左女右站成两个歌队。主持晚会的摩梭小伙子首先致词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客人们,希望泸沽湖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印象。随后他宣布对歌开始。首先由摩梭姑娘和小伙子合唱《祝酒歌》。
“湖水清清篝火红,苏里玛酒情意浓,我敬客人一杯酒呀,多少话儿在酒中。啊哈吧啦玛达米……” “有缘千里喜相逢,人间处处有亲朋,彼此传杯杯莫停呀,青山不老水长流。啊哈吧啦玛达米……”
不等歌声停息,掌声便热烈地响了起来。主持人又站出来说:“今天,有北京的朋友远道来到泸沽湖,下面请他们为大家唱歌。欢迎!”
掌声中被同伴作为代表推入坝内的一位戴眼镜的男士使劲往外挤。摩梭姑娘齐声高喊:“叫你唱,你就唱,扭扭捏捏不像样!”院内顿时爆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在笑声中终于被同伴“制服”了的“眼镜”,此时已不再“扭捏”,简短地客套了几句后,唱了一首活泼豪爽的云南民歌《放马山歌》。
紧接着摩梭姑娘们由前排正中的摩梭姑娘领唱,其余姑娘齐声应合,合唱了颇具摩梭走婚习俗的《花楼恋歌》。 “阿哥哟,月亮才到西山头,你何须慌慌地走?火塘是这样地温暖,玛达米,我是这样地温柔。人海茫茫难相爱,相爱就该到永久。玛达米!……”
这首原汁原味音调抒情的摩梭走婚情歌,得到的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
我们“川军”仗着人多,也不甘示弱,男女对唱了名扬海内外的四川王牌民歌《康定情歌》。因人多心齐声音宏亮,刚唱完,摩梭姑娘们就喊了起来:“唱得好,唱得妙,再来一个要不要?”在众人齐声喊“要”的热烈气氛中,我们又与摩梭姑娘们对唱《九九艳阳天》。
就这样,笑声和歌声相伴,欢呼与掌声并起,使整个晚会高潮迭起。来自成都的、内江的、遂宁的、昆明的、西双版纳的,以及北京、上海、广州等远道而来的游客,人不分南北,歌不分档次,《马铃响来玉鸟儿唱》、《九月九的酒》、《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蝴蝶泉边》等歌,相间着摩梭青年们唱的《迎宾歌》、《花楼恋歌》、《走婚情歌三关口》,一曲紧接一曲,大家都积极参与,尽情地唱,直唱得月照当头,人人欢笑。
正如摩梭谚语所说:“汤里没盐不好喝,生活里没歌不好过。”淳朴好客、能歌善舞的摩梭人、泸沽湖畔的篝火晚会,使我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美好夜晚。那歌声、彩裙、篝火、笑脸、明月、星光,一幅幅五彩的画面,已永久地定格于我们心灵的底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