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
探秘云南民族村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08-24 10:09:45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
|
群群一对对旅游者从天南地北、五洲四海,踏上了神奇美丽的红土高原。 坐落在昆明滇池之滨的云南民族村,这颗镶嵌在云南高原上的明珠,吸引了无数游人。 云南民族村的魅力在哪里? 她不仅是云南民族文化、民族风情的荟萃之地,还是游人另一方天地的陶醉,是一种原始纯朴之美的诱惑。 纳西村里那壁《创世纪》大型浮雕上记录着的纳西先民在荒莽的大山深处开山垦荒、征服自然、繁衍生息的场面,唤起了现代人已逝去久远的远古记忆,激起了人们遥接万代的感情。人们从纳西村、"三方一照壁"里那些世界尚存的活着的象形文字--东巴文的字里行间,捕捉到了古老文化的原始神秘。被纳西族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对自己文化顽强执着的承接精神所报服。 从北京深圳来的游客,喜欢将"云南民族村"与家乡的"中国民族文化园"和"中国民俗文化村"作比较,都感到滇池之畔的民族村落群,更地道更够味。 绿荫簇拥着的别具情趣的傣家竹楼、洁白如玉的白塔、小巧的路边水井,如诗如画;彝族村高低错落的"土掌房"则显稳重、端庄;佤族、布朗族、基诺族、拉枯族的茅草木瓦屋篱笆墙、木鼓、木碓、剽牛场,散发着高原特有的浓郁山野气息,使人贴近了自然、贴近了大地;纳西村、白族村又是一种风韵:小桥流水,花繁木茂,"三房一照壁",格局规整、图案讲究、装饰精美,透出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民族艺术气息。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让红土高原披上神秘色彩。 日渐崇尚返朴归真的现代人在这古朴、清纯的民风中找到了都市所没有的感受和意绪。 "来云南旅游,就是来看好山水,分享民族风情之乐。"省外的游客如是说。云南民族村,弥补了游人无法踏遍千山万水缺憾,有了可与云南各少数民族共交流、同欢乐的契接点。 蓝天白云下,村寨里一块开阔的平地上,傣族的"嘎光舞"、基诺族的"三跺脚"、拉祜族的"摆舞"、布朗族的"圆圈舞"、"纳西族的""押搓舞"、"彝族的"左脚舞",这些每天都有的宾主同乐舞,似常年涌动澎湃在云南民族村的"歌舞潮",给远方的朋友带去了特有的欢乐。 近年来,李铁映、吴学谦、田纪云、赛福鼎、阿沛阿旺晋美、陈慕华、钱正英、程思远等先后前往云南民族村观光指导。在民族村贵宾室的留言册上记满了领导人、知名人士、中外贵宾的题词。肯尼亚总统莫伊观光后说: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民族文化象征。《泰晤士报》社长徉徜在纳西村东巴文化展厅,只恨时间太短,不能深入了解,他说,纳西族是个聪明的民族,能延续这样悠久古老的文化,真是奇迹。毛泽东的女儿李讷游览了云南民族村后余兴难尽地说:"早知道云南民族多,但到这里才真正了解到云南少数民族同样有着深精的文化。"一群专程到云南旅游的日本青年对导游说,云南民族村告诉我们,云南的民族风情和云南的山水一样值得花钱去看,我们还要来,要到山寨里去。 云南民族村折射出了云南民族文化和风情旅游的巨大魅力。 现代快速发展的旅游业,使沉积在云南高原深处那古老原始的民族文化、尘封在千峰万壑间纯朴的民俗风情,有机会走向现代生活,与现代人的精神相交流,并且载起了"把云南建成旅游省"的责任。 国家旅游局局长刘毅曾多次说过,云南民族多、风情典型,开发这一资源就是一篇大文章。 这篇文章仅仅是开头,怎样去翻开更精彩的华章。 "云南民族村"的经营者们正在谋篇作文。 该村负责人周学义说,如何进一步挖掘民族文化、民族民欲风情资源发展旅游业,重要的是与旅游者的需求和经营相结合,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包括商品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等,以满足旅游需求的功能,以获得最佳经济和社会效益为目的。避免把云南民族村变成单一的民族文化纯观赏性的公园。 云南民族村结合旅游特点,进一步挖掘建筑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民间工艺、民间艺术资源。 度假旅游,是当今旅游业发展的一个趋势,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据周学义介绍: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正拟在滇池畔建设一座以居住为主集吃、娱、购为一体的"度假娱乐中心"。届时,将促成云南民族文化村的旅游由观光型向光观度假型迈进。 云南民族村正在对民族文化风俗风情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努力写好民族文化风情旅游最精彩的篇章! |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