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景区价格总体已开始下调,但门票开支在旅游消费中的占比依旧相对较高。
根据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关于持续深入推进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工作的通知》,2018年以来,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取得阶段性成效;2019年将推进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以更大力度降价。
2018年10月以来的这一轮门票降价,是否让昆明国有景区游客量迎来较大增长?是否通过倒逼国有景区寻求新出路,实现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
从591元到341元
逛昆明11个景区能少花250元
来自昆明市文旅局的信息显示,2018年10月1日国有景区门票下调以来,昆明11个景区的门票由591元降至385元,降价幅度达到34.86%。
这些景区分别是石林风景名胜区(大、小石林)、石林风景名胜区地质博物馆、昆明世博园、宜良九乡风景区、轿子山风景区、西山龙门、金殿名胜区、大观公园、黑龙潭公园、郊野公园、昙华寺公园、西山玉兰园。
其中,石林风景名胜区降价幅度较大,取消石林喀斯特地质博物馆120元/人次门票,并按双方协议价40元/人计算,石林喀斯特地质博物馆与石林风景名胜区进行整合,门票从每人215元调整为每人130元,降幅达到39.53%;昆明世博园从100元调至70元,宜良九乡风景区从90元调至60元,轿子山风景区从54元调至35元,西山龙门从40元调至30元,金殿名胜区从30元调至25元,大观公园从26元调至20元,黑龙潭公园从20元调至15元,郊野公园、昙华寺公园和西山玉兰园分别从8元、5元和3元调整为免费入园。
在调价的基础上,游客通过“游云南”App购买世博园、九乡风景区、西山风景区、金殿名胜区、大观公园、黑龙潭公园6个景区的门票,还能获得8折优惠。
这轮国有景区门票降价以及通过“游云南”App购票优惠,使游客游览这11个昆明景区的花费从591元降至341元,可以少花250元。
降价后首个春节黄金周
石林景区接待量创新高
国有景区门票降价对游客真的有足够的吸引力吗?
从降价幅度较大的石林风景名胜区来看,景区门票下调后的首个春节黄金周——2019年春节黄金周,石林景区的游客接待量创历史新高,共接待游客27.2万人次。其中,大小石林景区25.4万人次,乃古石林景区1万人次,长湖景区0.8万人次。
而降价前的2018年春节黄金周,大小石林景区的游客接待量为20.9万人次,乃古石林景区为6841人次。
携程数据也显示,2019年春节黄金周期间,石林景区的浏览量和预订都达到一个小高峰,尤其是浏览量比2018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增长了72.41个百分点。
同样是在2019年春节黄金周,完成门票价格下调的世博园接待游客8.01万人次,同比增长23.04%;九乡风景区接待游客10.09万人次,同比下降1.27%;金殿风景区接待游客17.01万人次,同比增长23.62%;大观公园接待游客20.81万人次,同比增长0.14%;西山风景区接待游客16.04万人次,同比增长29.98%。
除门票价格下调这一利好因素,景区推出更多新春灯会、花展、体验非遗项目等活动,也是使春节黄金周游客接待量实现较快增长的因素之一。
游客之利好景区之压力
景区试水“去门票化”路漫漫
云南省旅游景区协会副会长张立明认为,游客接待量增长,与国有景区门票降价有一定关系,但景区降价甚至免门票与客流增长之间没有必然联系,“门票降价之后,景区游客接待量会迎来短期、阶段性增长,但这样的增长并不是无限制的,而是会逐渐趋于平衡。”
对游客来说,景区门票降价无疑是一大利好,让不少游客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但对景区而言,门票降价则让景区,尤其是对门票或索道、缆车、交通车等占营收比重较大的景区,面临巨大的现实挑战。
“目前,旅游景区作为主要的旅游吸引物,仍是中国旅游者的消费主体。一个旅游目的地,如果没有好的景区支撑,其吸引力必然较差。有人说,现在是全域旅游时代。但全域旅游的发展并不能取代景区旅游,反而是好的景区旅游可以带动全域旅游发展。”张立明说,现在这个阶段,门票降价或免票,对景区建设、经营来说并不是利好消息。
尽管昆明市相关部门鼓励景区通过活动、新项目等,优化旅游服务、创新旅游产品,满足多元化、个性化的旅游需求,以此增加新的营业收入增长点,推动旅游附加值的提升,进一步摆脱门票经济。但对任何景区来说,开发、推出新项目都需要一个过程,不是推出就能立马见效。好消息是已有景区在积极探索,如昆明世博园将通过改造提升和创新发展,打造昆明“城市会客厅”,规划建设都市文化中央区、世博欢乐活力区、自然智慧健康谷3大活力板块,发展旅游博览、国民休闲、文化创意、绿色大健康4大引擎产业,加速转型升级。
今年春节赴昆旅游的江苏游客李先生在接受采访时曾说:“降价给游客减少了旅游成本,但旅游的高质量体验比门票降价更吸引人,希望云南景区降价能与提质同行。”
目前,昆明、云南乃至全国国有景区正在摸索如何在“降价”让游客得实惠的同时,确保旅游品质和服务质量能有提升。(李思凡 报道)